背景及概述[1][4]
阿特拉津為無色結(jié)晶,熔點173~175℃。溶于水、甲醇、氯仿。在中性、微酸性及微堿性介質(zhì)中穩(wěn)定,但堿和無機(jī)酸在高溫下可將其水解為無除草活性的羥基衍生物,無腐蝕性。其由2,4,6-三氯-1,3,5-三嗪先后和乙胺、異丙胺反應(yīng)制得。用途:為選擇性芽前及芽后除草劑,可用于玉米、高粱、甘蔗等多種作物。
由于良好的水溶性、土壤流動性以及較長的半衰期,阿特拉津常常導(dǎo)致地表飲用水源污染并超出美國環(huán)保局(EPA)設(shè)定的最大污染限制(3/109ppb)。歐盟于2003年全面禁用阿特拉津,但在美國中西部及我國部分地區(qū)阿特拉津仍見使用。研究表明,阿特拉津可對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、內(nèi)分泌系統(tǒng)、免疫系統(tǒng)、生殖系統(tǒng)等多個系統(tǒng)產(chǎn)生生物學(xué)作用,并參與肥胖癥與癌癥的發(fā)生。
猜你喜歡
- MFCD01313262
- 4-(1′,1′,2′,2′-四氟乙氧基)苯胺
- 氘代吡啶
- 1-(4-甲氧基苯基)-n,2-二甲基-1-丙胺
- 十八胺
- 4,4-二甲基-1,5-環(huán)己二烯基硼酸頻哪醇酯
- 4-苯二酚二芐醚
- 2 -[3-(甲氨基)-1-(2 – 噻吩基)丙基] -1-萘酚鹽酸鹽
- 6-O-芐基-2,3-二-O-乙酰基 – 甲基-Α-D-D-吡喃葡萄糖苷
- 肝素
- 2,3-二(對甲苯基)-5-苯基氯化四氮唑
- BOC-L-3-氟苯丙氨酸
- 1,8-dimethyl-3,6-diazatricyclo[4.3.1.1~3,8~]undecan-9-one
- 2-氨基-3-(2-氯苯甲酰)-5-乙基噻吩
- [N-[1-[2-(吡啶甲酰胺基)]亞乙基]甘氨酸基]鎳
- N-nitrosoatrazine
- 乙基6-氨基-5-甲氧基吲哚-2-羧酸酯鹽酸鹽
- 2,4-二氨基嘧啶-5-腈
- 345627-80-7 / SNS-032的活性研究
- 2-氟-5-三氟甲基苯硼酸
- 3-甲基-4-丁酰氨基-5-硝基苯甲酸甲酯
- N-(4-碘苯基)環(huán)丙烷基羰酰胺
- 3-BROMO-4-HYDROXY-2-TRIFLUOROMETHYLQUINOLINE
- (4Z)-4-(4-溴芐亞基)-2-(甲硫基)-1,3-噻唑-5(4H)-酮
- 3,4,5-三羥甲苯